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2023年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 | “安全规范用基金 守好人民‘看病钱’ ”

作者: 文章来源:   2023-05-08 08:09:09  阅读次数:
四月份是全国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安全规范用基金 守好人民‘看病钱’”。医保基金作为医保制度的“血液”,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维护基金安全关系重大,是医疗机构的神圣职责。我们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保命钱”。



南宁心康脑科医院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优化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维护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权益,合规使用医保基金。我院是南宁市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积极宣传相关政策义不容辞。以下是医保相关的知识,一起学起来吧!

一、为什么要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医疗保障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治病“救命钱”,是医保制度可持续运行的生命线,关系到每一位参保者的切身利益,不容任何人侵犯。




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是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国家医保制度的具体体现,是维护广大参保群众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



二、常见欺诈骗保行为有哪些?

定点医疗机构的骗保行为有:

1. 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骗取医保基金;

2. 为参保人员提供虚假发票;

3. 将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记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

4. 为不属于医保范围的人员办理医保待遇;

5. 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记账服务;

6. 挂名住院;

7. 串换药品、耗材、物品、诊疗项目等;

8.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套用项目收费等违规收费行为;

9.不合理诊疗和其他违法违规及欺诈骗保等行为……



定点药店的骗保行为有:

1. 盗刷社保卡,为参保人员套取现金或购买非医疗物品;

2. 为参保人员串换药品、耗材、物品等骗取医保基金支出;

3. 为非定点医药机构提供刷卡记账服务;

4. 为参保人员虚开发票、提供虚假发票等……



参保人员的欺诈骗保行为有:

1. 伪造假医疗服务票据,骗取医保基金;

2. 将本人的社保卡转借他人就医或持他人社保卡冒名就医;

3. 非法使用社保卡,套取药品耗材等倒买倒卖非法牟利;

4.与定点服务机构串通,串换、多记、虚记医保项目费用、空刷社保卡及配购与本人疾病无关药品等;

5.恶意超量或重复配购同类药品等……



三、哪些行为会被列入医保信用“黑名单”?

(一)定点医药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情节严重、性质恶劣、涉案金额较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应列入医保信用“黑名单”。

(二)参保人员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情节严重、性质恶劣、涉案金额较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应列入医保信用“黑名单”。



下一步,医院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相关政策,在院内LED屏上循环播放宣传主题内容、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册,在医院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同步宣导;并深入临床科室为医护人员、参保人提供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宣导,营造“人人知政策、懂政策、守政策”的良好氛围,维护基金安全,防止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增强医院从业人员和参保人员法治意识,为参保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中层干部领导积极学习医保相关知识宣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