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睡眠障碍科专家访谈】 | 关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作者: 文章来源:   2023-06-20 09:16:42  阅读次数:
近年来,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令人忧心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加上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睡不着,睡不好,白天没精神,不仅影响身心健康,可能会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社交和生活,也会对这类突出人群的心理造成极大地负担和压力。因此,守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针对如何结合精神心理障碍与睡眠障碍相关疾病的诊治问题,缓解患者的情绪困扰,南宁心康脑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石洲宝接受了小编的访谈,以下是访谈的四个主要内容。





一、门诊病人情况

石医生表示,最近以来,特别是2022年的下半年,随着门诊病人的数量增多,普遍发现存在的一个问题:因为心理问题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层出不穷,涉及的年龄段有儿童、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的男女都存在此类问题,性别不分。一些问题导致的疾病突出的问题就是睡眠问题,这是其中之一,其次,还有一部分是精神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涉及人群广泛,比如说是性格方面的改变,脾气发生变化,情绪不稳定等;学生不能在学校进行很好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困难,学习感觉到吃力,成绩下降等;社会人士工作能力下降,感觉到上班没有意义,情绪变化明显,乱发脾气,容易急躁生气,习惯性紧张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会有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方面的问题就是失眠症、焦虑障碍、紧张综合症、抑郁症、反应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

石医生表明,在临床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常见还是以心理疾病为起源,因为患者的心理问题导致出现一些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延伸进一步发展出现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再延伸发展出现躯体疾病,然后出现循环。躯体疾病引起失眠,失眠导致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又导致精神疾病,也导致躯体疾病,形成恶性循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石医生提到,关于门诊看病,表现为明显的临床精神方面的一些症状,比如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情绪障碍、紧张综合症、抑郁状态等出现问题后来求医治疗,都是属于心理问题导致引起发生的。比方说焦虑障碍,各别病人病情症状存在很长,甚至好几年,心理问题出现心理方面的一些表现,患者身心性格改变;发脾气;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等,再发展就出现临床上的一些问题,主观上精神问题表现突出明显后就会到医院寻求医生看病,达不到标准时部分人群会选择忍着、扛着,求助身边的同学、老师、家人等,没有强烈地主观体验,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求助医生的。



二、高考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如何进行调整,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石医生表示,高考的学生是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最突出的一类人群,因为高考面临着人生重要的选择,压力非常巨大,每个人都面临着心理问题,比方说紧张、恐惧、害怕、担心考不好怎么办,前后矛盾纠结等。

在面对高考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石医生建议实施调整A方案、B方案、C方案,具体如下:

A方案是当有一定的压力时,但自制力能够承受,又有主观上强烈的体验,这时可以借助老师、同学或专科医生进行疏导;压力是正常的,不需要过分去关注,学生可以把高考当做平常的考试,放松心态。



B方案就是自己已经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害怕担心记忆力出现问题,思维灵敏度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整,但没办法解决且解决不好时,这时候就可以介入专科医生及心理咨询师进行,告知他们这个问题属于心理疾病,原因是来源于高考的压力,解决的方法就是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情,规范规律作息内容,按照常规的学习方法及状态进行学习。

C方案是当已经出现明显的精神问题,焦虑、失眠、抑郁状态、紧张综合症、情绪障碍等,这时要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配合一定的精神药理学治疗,药物治疗非常关键,也非常重要,药物可以起到改善睡眠,稳定情绪,减轻焦虑,消除恐惧,改善认知的一定地功能作用。



所以,每一年的高考,对于我们来讲,如果医院有这一方面的资源,可以针对辖区内所有高三高考的学生展开高考心理疏导ABC的方案。

石医生提到,一是求医行为它是一种文化背景和它的医疗行为所导致的,形成了一个医学模式,医学模式逐渐诞生,公布在上世纪的1977年,模式内容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模式产生为患者与专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二是近代21世纪后,医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变化为心理—生物—社会医学模式,与前面的不一样。出现调整调换的原因为心理问题是目前当下危害人类健康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涉及到的年龄段从婴儿到老年,跨度大,当模式发生转变时,心理问题就突出了,一般是先有心理问题起源导致的一些心理问题、精神问题、躯体疾病。



三、临床案例分析及诊疗方式

(一)临床案例分析:

石医生还讲解了两个在临床上典型的个案,具体如下:

11岁的男孩,在学校出现自己打自己的现象;挤眉弄眼;做出一些怪动作;发出一些怪声音;严重的时候自己掐自己的脖子。经过临床分析,这孩子自律性较强,对自己的要求较高,容不得自己犯一丁点小错误,每次在学校老师提问时,不能回答完整或同学们之间对他提出指责批评,他心里就会感到难受,马上会产生心理上的反应,这个反应叫做消极反应。他认为自己做的不对,表现不够好,不是个优等生,失去了对老师的期望,老师对他的关心没有在身上得到体现,怕自己做的不好,表现不好,所以开始自我惩罚。



13岁的初一学生,紧张、恐惧、害怕、焦虑且有割腕行为,结合临床分析,综合全面的资料分析得到了相关的结论。在学校里,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压力,题目不能正确的完成,和同学之间出现的小摩擦,都会出现强烈的自责,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导致越来越严重,最终出现自残行为,这个问题在临床诊断属于焦虑障碍、紧张综合症、抑郁状态、反应性精神状态等四个诊断。经过治疗后,第二次复诊时,该学生的表现已经是明显的行为不抖动、不紧张,第三次复诊时,该学生可以用平和的语态来表述自己的病情。通过心理咨询引导患者把自己的内心苦闷、抱怨、想法向医生说明,并且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治疗;焦虑紧张综合征出现时,开展精神分析疗法,其次,最后使用精神药物疗法,整个的治疗过程完成后,家长向医生反应孩子一段时间后再无出现类似问题。



(二)诊疗方式:

石医生表示,针对每一个病人的病情不同,治疗的方法不一样,但一般情况下,作为专科来讲,有一个基本的模式。首先,医生要了解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幼年的成长经历、幼年的教养方式;患者的环境、文化程度、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人格特征、情绪状态、心理素质等十个纬度。

第二方面要从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经历、传染病史、疾病史、学习的过程、中间有无辍学,特别要询问期间0-3岁有没有存在寄养史。



第三个方面是跟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进行沟通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精神状态、躯体问题、心理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就要发现有没有存在精神方面、躯体方面的问题。医生通过晤谈,从患者的心理、精神、躯体了解,医生通过精神科结构式的检查,了解患者的综合资料,把资料综合分析做出诊断,再排除一些疾病以后,最终做出诊断,然后安排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的方法有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精神科治疗、精神分析疗法、精神药物治疗、综合治疗、中医治疗、物理治疗等。



石医生强调,一是医生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不同、病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而选择性使用治疗方案,每个病人采取私人订制且不同的套餐,经过治疗,随着时间的延续,创伤逐渐会愈合。二是当与孩子面谈完以后,将与家长进行面谈,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如果是孩子发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孩子身上,孩子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生理年龄不同步就会出现问题,不同步的原因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某个阶段遇到的压力与挫折未能够得到及时地纠正,出现了问题就要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规范、专业、科学的引导治疗,在家里尽量使用肢体语言多于语言关心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三是当意识到存在有心理问题,甚至已经发现问题,感觉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要及时地去医院求助医生进行治疗。如果有了问题,但没有被发现,没有被认识,没有被感觉,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容易延误病情,耽误及时地治疗。

四、病人反馈

在石医生接诊的患者里,涉及各种职业有机关工作人员至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团体人员以及在校读书的大、中、小学生,且疾病普遍广泛,得到治疗的患者均十分满意。



每当患者提起石医生时,经常心怀着对石医生的感谢,不停地夸赞石医生对患者的精心治疗与专业水平。有一患者表示,“每当与石医生面谈完以后,感觉自己不需要吃药,病就痊愈了”,这就说明了石医生的专业水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在患者的内心已经建立了信任,是一名让患者值得信赖、托付、依靠的医生。





最后,石医生表明,作为高危职业来说,除了特殊人群,如高空作业、公安人员、军队人员、社会工作者等,医生当中的心理医生职业也属于高危人群。面对的患者都是各种各样心理精神躯体疾病的病人,每天将接诊无数个病人,每个病人都是一本书,心理医生会进行晤谈并倾听患者的心声,病人将负面情绪向医生进行倾诉,在倾听的过程当中,医生会接受一切所有的负面情绪,反过来会对医生的情绪产生影响,会对医生的情绪产生干扰与破坏。这时,就要看医生的专业能力、临床经验及敬业态度,很多医生会对病情有所影响,有所干扰,也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一些情绪变化,比方说发脾气、抱怨等。所以,在临床上与病人倾听倾谈过程当中,要因势利导,实事求是。

总之,了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让阳光照进生命的缝隙,早了解、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从而让儿童青少年远离心理伤害,避免自杀自伤事件的发生,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南宁心康脑科医院设有心理咨询室,主要治疗方向包括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抑郁相关的心理与情绪问题(厌学问题、游戏成瘾、人际交往困惑、压力管理、亲子教育与沟通、情绪管理、青春期)等常见心理问题,主要为患者提供心理测评、心理咨询,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游戏治疗、沙盘治疗、催眠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多种形式,帮助患者情绪宣泄、情感整合、克服社交恐惧等,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心理诊疗环境,不断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发展。